神州尊龙凯时集团 2021-11-03 15:12
编者荐语:
大疆行业应用产品北京、、、天津地区渠道火热招募中,,,欢迎垂询!!!
以下文章来源于DJI大疆行业应用 ,,,作者四川送变电 田力
DJI大疆行业应用.
提供无人机专业行业应用解决方案,,,提供全面的无人机平台、、、负载、、、、软件、、、、培训、、服务等全方位信息。。。
近年来,,获取输电线路点云数据已经成为电网无人机巡检的一项重要工作。。。然而,,,在川西高原,,,,输电线路翻越高山大河,,,沿线多悬崖峡谷;同时,,,为提高基建和运行经济性,,,,线路杆塔常被设计为同塔多回的多层架设形式,,,,这些都给点云采集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。。
本文介绍了 DJI L1 激光雷达在川西高原多层输电线路场景建模的实际应用案例。。。。DJI L1 搭配经纬 M300 RTK 和大疆智图,,,,形成轻量化一体解决方案,,,出色地解决了极端恶劣环境下的输电线路点云采集和三维重建难题。。。
在高海拔、、、大落差的崇山峻岭间,,,经纬 M300 RTK 搭载 DJI L1 往返飞行,,,,平均每架次约 30 分钟(不含创建航线耗时)可采集 3~3.5 公里输电线路的点云数据,,,一天完成 15~20 公里的作业量,,,,通过大疆智图重建形成三维点云,,,后续主要用于距离测量、、、、航线规划,,形成平断面图、、、、数字高程模型等成果。。。
环境及作业设备
作业对象:川西某 500 千伏输电线路,,,多层架设:同塔双回,,,一层地线 + 三层导线;
作业环境:高山大岭、、跨金沙江,,,作业区域海拔范围 2400~3500 米,,,晴间多云;
设备型号:经纬 M300 RTK 搭载 DJI L1 ; 御 2 行业进阶版,,,含 RTK 模块;笔记本电脑:R7-5800H + RTX-3070@140W;
相关软件:大疆智图 3.0.2 ,,点云智绘 2.5。。。
作业流程
1. 创建航线
因缺乏作业区段塔顶的精确高度和经纬度坐标,,,本次使用御 2 行业进阶版(也可直接使用经纬 M300 RTK )打点创建航线。。。。
(1)在 DJI Pilot 主界面依次进入 [航线飞行]→[航点飞行]→[在线任务录制];
(2)开启网络 RTK 功能,,,本次作业选择的是 WGS84 大地坐标系(大疆智图后续支持 CGCS2000 大地坐标系下采集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重建),,在起飞前确认无人机已处于 RTK FIX 状态且听到“已连接 RTK,,,,将记录飞行器的绝对高度”语音提示;
* 若作业区域无网络覆盖,,,可在已知坐标点处架设 D-RTK 2 移动站以实现高精度定位;如既无网络覆盖,,也无已知坐标点或 D-RTK 2移动站,,,则关闭 RTK,,并建议手动飞行采集点云,,,,作业完成后通过 PPK 解算即可。。。
(3)打开 DJI Pilot 相机设置中的网格线(对角线)显示,,,以辅助更准确的打点;

(4)在每基杆塔顶部正上方合适高度处打点;
* 对于本次作业区段的 500 千伏同塔双回输电线路,,,,尊龙凯时发现御 2 进阶版可见光相机在 1 倍变焦状态,,,云台偏航回中、、、、俯仰角-90°,,,,当辅助网格线的两条竖线分别与左、、、右回上相导线大致重叠时,,,,由此打点创建的航线可使采集的点云覆盖范围较好。。。
(5)此外,,还需在作业区段距首末端杆塔(远离作业区段方向)约 100~150 米水平距离处、、线路正上方合适高度添加辅助航点,,,以保证首末端杆塔点云被充分采集;
(6)对于弧垂较大的档,,,可考虑在最大弧垂点上方适当高度添加额外航点,,,,使该档点云采集质量更好;
* 对于大档距,,使用同一航线在不同时段采集点云时,,,应考虑不同工况下导线松弛和紧绷变化对航线安全的影响。。。。
(7)创建航线后通过 TF 卡(或 U 盘)导出到经纬 M300 RTK 的遥控器;
(8)为提高多层线路点云采集质量,,,本次作业采用往返飞行的方式,,因此将创建的航线导入 2 次,,并在副本航线中调转航线方向。。
2.编辑航线
在经纬 M300 RTK 遥控器中导入往返两条航线,,,并分别设置这两条航线的参数:
(1)参数主页
负载(激光雷达)设置:

[回波模式]:设置为 [双回波],,,,这有利于减少多层输电线路点云漏采情况,,,,同时提高地物、、、、地面点云采集质量;
[采样频率]:设置为 [240kHz],,,,以获得更高点云密度;
[扫描模式]:根据本次作业对象和环境特点,,,,采用 [非重复扫描]模式,,可使山崖、、铁塔、、下层导线等立面重建效果更好;
[真彩上色]:未开启,,在航点中设置。。
[高度模式]:保持默认的 [海拔高度]。。。
(2)航线(全局)设置
[速度]:与点云密度成反比,,综合考虑效率要求,,本次作业设置为 7m/s;
[海拔高度]:保持默认,,未修改(不会影响各航点高度);
[飞行器偏航角]:设置为 [沿航线方向];
[云台控制]:设置为 [手动控制];
[航点类型]:对于山区输电线路场景,,,,设置为 [直线飞行,,,飞行器到点停],,否则可能对点云覆盖和飞行安全造成较大影响。。
(3)航点设置
首个航点设置界面,,[航点动作] 添加 [开始等时间间隔拍照](本次作业设置为3秒)、、、、[开始录制点云模型] 两个指令;
末端航点设置界面,,,,[航点动作] 添加 [结束间隔拍照]、、[结束录制点云模型] 两个指令;
所有航点的 [速度]、、[飞行器偏航角]、、、[航点类型] 均勾选[跟随航线],,,,[海拔高度] 不勾选 [跟随航线]。。使用御2进阶版打点创建的航线,,,,这些设置默认均如此,,,,无需修改。。。。

3. 采集点云
(1)航线编辑完成后,,,启动无人机电源,,等待 3~5分钟预热 DJI L1;
(2)执行点云采集任务时,,,大地坐标系与打点时的选择一致,,,确认经纬 M300 RTK 的定位为 RTK FIX 状态;
(3)无人机飞往起始航点附近就位,,,,操控无人机来回“摩擦” 2 次加减速飞行,,,,以校准 DJI L1 的惯导,,,,校准结束时使无人机尽量靠近起始航点,,云台俯仰角本次作业手动调整为 -75°并保持;
(4)第一次校准完成后立即上传第 1 条(去往)航线并执行,,开始采集点云,,,,随后每飞行约 100 秒,,,需暂停进行一次手动加减速,,确保作业精度满足要求;(经纬 M300 RTK 的航点飞行功能后续将支持自动“摩擦”加减速)
(5)采集点云时,,,,切至 [点云] 或 [分屏] 视图可监视实时点云效果,,,,第一时间为评估作业质量提供直观依据;

(6)第 1 条航线结束后,,上传第 2 条(返回)航线并执行完成。。
4. 模型重建
(1)在大疆智图中新建 [激光雷达点云处理] 任务,,,导入 DJI L1 采集的原始数据文件夹;
(2)输出坐标系和高度设置:本次作业设置与打点一致的大地坐标系,,,,并选择对应投影带,,高度设置保持默认 Default(椭球高),,,,这样后续需要在模型中规划自动巡检航线时可直接使用模型高度,,方便快捷;
(3)[点云精度优化]:根据需要设置,,,,本次重建未开启(开启后重建时间会明显增加);
(4)本次作业 DJI L1 采集的原始数据大小为 8.63G,,,模型重建耗时 6 分 32 秒。。。
以下视频来源于DJI大疆行业应用
可以看出,,,两条航线采集的原始数据在未开启 [点云精度优化] 的情况下,,建成的模型重叠一致,,杆塔、、绝缘子、、地面地物轮廓较为完整、、、、清晰,,地线和各层导线均未出现连续缺少点云的情况。。。。通过点云智绘软件快速计算得出点云密度为 222.225 点/平方米,,满足实际应用需求。。

要点技巧
1. 即使已有作业区段杆塔的精确坐标和高度,,仍然建议打点创建航线,,,,这样可以起到提前勘查线路上方交跨物、、卫星信号和无线电干扰等情况的作用,,,,为顺利完成后续点云采集飞行打下基础。。
2. 无人机在打点时(特别是打点所在杆塔为大转角塔时)航向对准下一基杆塔,,,,可使创建的自动飞行航线与线路走向高度一致。。。。

3. 经多次实践验证,,,,回波模式选择 [双回波],,,可应对采集点云过程中有薄雾的情形,,,,较好地获取点云数据。。。。
4. 经多次对照测试,,,对于大落差、、、跨江河地形的多层输电线路,,,,宜采用非重复扫描方式,,云台俯仰角建议接近 -75°,,,,且不宜向 -90°(垂直向下方向)靠拢。。。
5. 在航线自动飞行过程中,,,,可将监视器切至 FPV 画面,,DJI Pilot HUD 独有的速度矢量球和目标航点空间导航技术,,,,可帮助飞手提前检查创建的航线(航点)是否正确,,,,保障飞行安全。。。

6. 一般情况下,,,建议打点、、、、点云采集飞行、、、PPK 解算(如果需要)、、模型重建等过程的大地坐标系选择保持一致,,,,减少可能的作业误差。。。。
7. 执行往返两条航线形成的两个单独原始数据文件夹(内部文件保持不移动、、不修改),,,,放入同一文件夹后再导入大疆智图,,,,可使重建形成的 LAS 成果为单一文件。。。

